上传作品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名家访谈>《新时代摄影》: 对话中国优秀摄影师程乐意

《新时代摄影》: 对话中国优秀摄影师程乐意

作者: 新时代摄影网
发布时间: 2021-01-12
浏览量: 1597

本刊记者:郭利




你本来就十分厚重

如一段辉煌的历史
像一部宏篇巨著
犹如远隔万里的苍穹
于是我紧紧凝望着你
把目光锻造成光影

品味你每个细节和神经

期盼有朝一日

将你读懂

——程乐意《目光凝视》



程乐意简介

image.png

河南夏邑县人,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中共党员,省直机关公务员退休。现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优秀摄影师、新时代摄影全国理事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时代摄影》杂志签约摄影师、河南日报新闻图片有限公司(河南图片网)签约摄影师、图虫网签约供稿人。发表摄影作品上百幅,获奖十多项,出版摄影作品集三部,出版诗集一部。


郭:您好程老师!很荣幸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新时代摄影》杂志的专访,分享您的摄影历程。之前收到您的影集,作品大气恢宏,诗风质朴。您摄影作品中蕴蓄着一种“神采”,显现着一种境界 。您拍摄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获奖很多。在拍摄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您追逐自然、探寻生命,对您影响最深刻的是什么?

程:你好!谢谢你对我的采访。实际上,这既是对我个人的鞭策,也是对广大摄影师的支持和鼓励。


我是退休后正式背起摄影行装的,至今已有6年。6年来我的脚步数拾次踏上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土地,也曾单枪匹马去过几十个地方,还去过三个国家,至于省内的一些地方更是轻车熟路了。起初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旅游视角,但也在尽力去思考、去研究、去发现。6年,6万多张照片资料,这其中的辛苦、劳累、寂寞、孤独、无奈、乐趣和享受,可能只有摄影人才能深刻理解。有时候也面对高山、大海、蓝天、白云、乡村、沙漠突发灵感,喊上几嗓子,写上几句,真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陶醉。


在游览、拍摄大自然的过程中,我深深爱上了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如今,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么美丽,促使我坚持用摄影的语言和技能来充分表现它,为传播正能量尽一份力量。我竭尽所能拉近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用心观察,动情体会,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有时候默默地与它们面对、发呆,有时候在内心里和它们对话、私语,把它们和我的人生、命运、感悟紧紧联系在一起,尽情地挥洒、倾诉、寄托自己的感情,通过作品的表现让它们鲜活起来,也让自己的心灵在大自然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人类要向自然界学习,回归谦虚的美德,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爱护大自然。在这个地球上,不是我们在大自然中活着,而是大自然“让我们活着”!


爱!爱国,爱家,爱大自然。离开了这些,什么都无从谈起。有了这个作为前提,其它的都不是困难了。


image.png

《丝路港湾》

image.png

《高原上的卓玛》

image.png

《思乡曲》


郭:注意到您的作品很多是风光类题材,从一个摄影师的角度,您能分享一下这类题材在技术层面的见解吗?比如面对不同拍摄环境的器材选择,以及自己独特的拍摄小技巧,或者拍这类题材作品是如何构思和表达情感的?

程:你说的对,我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风光题材。我学习摄影时间不长,对技术研究不深不透,但是体会还是有的。首先,任何风光摄影作品都要有明确的主体,主体是摄影师想要表现和寄托思想感情的主要物体,要利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技术等办法突出主体,力求创新。其次,要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好风光摄影的五个基本要素:构图美观,光影丰富,色彩正常,细节鲜明,立意明确。这五个方面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缺一不可。构图是基础,光影是生命,立意是摄影师力图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感受。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更喜欢大场景,这和我个人的审美观点和心境有直接关系。这个时候我更多的是使用超广角镜头,机位的高低根据场景和拍摄对象随机而定,充分发挥超广角镜头的夸张和博览信息的作用。面对村庄,我就想着那是我的故乡,如今它真是变了模样;面对荒凉的戈壁、沙漠,我希望它能得到清清河水的灌溉、金色阳光的抚摸;拍摄秋景,我会想起人到中年的成熟和收获;拍摄冬季,我似乎看见春暖花开的景象慢慢向我走来;我拍大山的纹路,看它就像老父亲刻满沧桑岁月的脸庞。面对河流、瀑布、相对静止的海湾和湖泊、天上慢慢流动的云彩,我会加上减光镜,延长曝光时间,把云彩和流水、瀑布拍出拉丝,把海湾和湖泊拍成镜面,表现它们像母亲一般柔情的另一面,把自己的希望和情感寄托在里面。有一首歌唱道: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你想想,谁不希望自己的母亲更加美丽、更加柔情呢?


image.png

《静心》

image.png

《真水无香》

image.png

《仍从容》

郭:程老师,很多摄影师喜欢在黄昏和黎明时拍摄风光,这是拍摄风光最好的两个时段吗?

程:确实,清晨和傍晚是风光摄影的黄金时段,所有的风光摄影师都希望经常有这样的机遇。还有日出、日落前后的蓝调、玫瑰红调、彩霞等,都能为风光摄影增添色彩和美感。这些都需要对天气进行认真研究,俗话说:风雨过后必有彩虹,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需要耐心等待,也有个运气的问题。


风光摄影基本都是在大自然中拍摄,光影是风光摄影的生命,再高明的摄影师也不能制造出自然界里那种光影。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好的机遇,也不能空手而归。这就有个会不会“利用”光影的问题,比如利用太阳在山体、树木、房屋等物体的另一侧投下的影子,以及这些物体在河流湖泊中的倒影,也能拍出很有意境的作品。也可以拍点色彩和线条鲜明的小景。现在时兴无人机航拍,可以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拍出效果非同寻常的作品。


image.png

《果子沟之夜》

image.png

《巨龙》

image.png

《如面沧桑》


郭:程老师,在您的作品中那些不知名的山,幽秘的树林,自然中隐匿的色彩给您的生活和心态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程:这个问题比较深奥。


首先,经常在大自然中穿梭,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呼吸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和享受?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有多远,而是欣赏沿途的风景,以及欣赏风景时的心情。心情,对人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每到一处,面对一个场景,我都要看看、想想,在这个地方,我要表现什么,寄托一种什么感情?怎么把它和人生、生活、历史、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这种感情应该是摄影师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情境下闪现的真实主观感情和内心思想的真实流露,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独特见解,让人们能够看到的某种立场、能量和价值观。真实的思想感情才能产生共鸣,感动人心。你想想,这不就是在锻炼脑子、加强学习、提高审美水平吗?


其三,风光摄影的核心是美,要美得能打动人心、陶冶情操、影响社会、改变人生;风光摄影的功能是传播正能量,唤起人类的良知和觉醒,振奋精神,鼓舞干劲。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求摄影师要有文化、有思想、有品位。所有摄影师都应该围绕“三有”而不断学习,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有责任,能担当,而不应该只是“玩玩”。


image.png

《蓝梦》

image.png

《鸟瞰大地》

image.png

《群山如黛》


郭:一名优秀摄影师,除了有过硬的摄影技术和运气外,您认为还应该具备哪些必须的品质?

程:这个问题我有体会,三个方面:


一是要勤奋,并且持之以恒。怕苦怕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要做风光摄影师。多拍就能出巧,勤拍自然就会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二是要用心。摄影是审美和技术结合的产物,包括构图、用光、色彩、相机调整和各种不同场景的拍摄方法技巧,都要用心学习,熟练掌握。还要不断尝试创新,增强风光摄影的故事性和文化内涵。


三是要动情。风光摄影师应该是感情丰富的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包括太阳、月亮、蓝天、白云、山川、大海、河流、房屋、树木、花草、石头、沙滩,等等,都是有生命的东西,不仅要和它们对面,还要从内心里和它们融情、对话、私语,把它们和自己的人生、命运、感悟联系起来,通过作品的表现让他(它)们更富有内涵,让风光不仅仅成为我们拍摄的目的地,而是心灵的彼岸。


image.png

《七月花香》

image.png

《秋天的童话》

image.png

《春天不远》


郭:您认为摄影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能否将你的一些心得和广大摄影爱好者分享一下。

程:要研究什么才是摄影的核心要素,特别是风光摄影的核心要素。传统理论认为,构图、光影、立意,等等,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也有人说,审美能力和技术水平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东西。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审美能力,操作技术包括构图、用光等,通过学习都能提高,都能掌握。大家都能掌握的,都有的,都能做到的,还是“核心”吗?


我认为摄影特别是风光摄影,其核心要素就是两个字:视角。视角就是摄影师观察自然和拍摄自然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自己的发明,但是我非常赞同、并且也在努力实践著名美籍华人摄影师胡亦鸣(云漫)的观点:真正的风光摄影,绝不仅仅是去到一个美丽的地方,等到好光线按下快门,还包括摄影师内心处心积虑的思考、想象和设计,以及他通过特定的环境和视角展示的主观个人阐述,是摄影师本人情绪的表达和心中的风景。拍摄显而易见的客观景物本身只是记录和搬运美景,发现摄影师独特的主观视角才是艺术创作。


视角,是摄影师的创造能力和艺术沉淀的综合体现,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和苦心探索,并不是所有摄影师都能具备的,所以这就是风光摄影核心要素。